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

水处理构筑物

计算公式:$Q_1=\frac{(1+ \alpha )\cdot Q_d}{T}$,参数:

  • $Q_1$:水处理构筑物设计流量,$M^3/h$;
  • $Q_d$:给水系统的最高日供水量,即为设计规模,$M^3/d$;
  • T:水处理构筑物在一天内的实际运行时间,h;
  • α:水厂自用水率(一般采用5%~10%;滤池反冲洗水采取回用时,自用水率约可减少1.5%~3.0%)。

取水工程

取水工程包括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

计算公式:$Q_1=\frac{(1+ \alpha + \beta )\cdot Q_d}{T}$或者$Q_1=\frac{(1+ \alpha )\cdot(1+ \beta)\cdot Q_d}{T}$,式中参数:

  • $Q_1'$: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原水输水管道设计流量,$M^3/h$;
  • T:取水构筑物、一级泵站在一天内的实际运行时间,h;
  • α:原水输水管(渠)漏损水量占设计规模的比例;
  • β':原水输水管(渠)漏损水量占净水厂设计流量的比例。

二级泵站

二级泵站的计算分为两种情况,有水塔(高位水池)时和没有时。

二级泵站吸水管(从清水池到二级泵站)的设计服从二级泵站的设计。

没有水塔(高位水池)

计算公式:$Q_2=K_h \cdot \frac{Q_d}{T}$,式中参数:

  • $Q_2$:二级泵站、二级泵站到管网的输水管以及管网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M^3/h$;
  • $K_h$:时变化系数,指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与该日平均时供水量的比值(一般取1.2~1.6);
  • T:按一天运行24h计算,h。

管网内有水塔(高位水池)

总述:当城市管网内有水塔(高位水池)的时候,在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水塔(高位水池)作为ー个独立的水源,和二级泵站一起共同向管网供水。由于水塔可以调节二级泵站供水和用户用水之间的小时流量差,因此二级泵站每小时的供水量可以不等于用户每小时的用水量。但是,设计的最高日泵站的总供水量应等于最高日用户总用水量。

注意点:《秘五给水》此处将水塔(高位水池)按其在管网中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网前水塔、网中水塔、网后水塔。此“网前、网中、网后”的含义本质上都是在管网内部,只是网前指稍微靠近于管网前端、网中指处于管网中部、网后指靠近于管网后端,这三种名称也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大致分类。

细节:当设置了上述各类水塔(高位水池)时,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照二级泵站向水塔供水(即转输工况时)和最高日最高时供水(即最高用水工況时)中二级泵站最大的供水流量确定。二级泵站到管网输水管(即清水输水管)的设计流量,按管网最高日最高时供(用)水流量减去水塔输入管网的设计流量计算。

特例:对于水厂内设置水塔,二级泵站向水塔充满水后停止运行,平时由水塔向管网供水的小型水站,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按照向水塔充水的时间确定。

总结

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应取高日高时工况的泵站出流量和最大转输工况的泵站出流量之中的较大值,即:$Q=MAX[Q_{高日高时泵站出流量},Q_{最大传输时泵站出流量}]$。

清水输水管(二泵站到管网输水管)的设计流量应按照最高日最高时工况的泵站出流量确定,且$Q_{高日高时泵站出流量}=Q_h-Q_{高日高时水塔出流量}$。

配水管网

计算公式:$Q_h=K_h \cdot \frac{Q_d}{T}$。

总结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