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 辣鸡网易云版权都没了,吃枣药丸。)
我应该是从2019年2月28日开始正式备考的,在2019年12月19日开始准备考试。一共294天,9个月零3周,294天,一天没有停过,图书馆连续打卡294天,一天也没有断过。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我付出的努力绝对已经发挥到了极限,而且我的效率也不错,我的学习方法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对的考研成绩也很满意。首先对于自己来说吧,我没什么遗憾。虽然结果不尽人意,但是我已经做好了我自己该做的,至于运气什么该死的,都去见鬼吧。
现在回忆备考的接近三百天里,时间真的是眨眼就过完了,没什么回忆的,因为那时候每天的事情就是学习学习学习,看书从早到晚。但是真要是说没什么回忆的,又会感觉发生了很多事情。
大三下
这学期里,我们开始学了专业核心课程,其中有几门也是我的复试科目,所以我还是会去上课。我考研的专业课是《流体力学》。说实话,虽说大二的时候已经学过这门专业基础课,但是在我头脑里是一片空白,什么连续方程、能量方程、N-S方程——我都不知道 。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准备自学《流体力学》的,但是第二章没看完我就放弃了,大概是在静水压强的理论分析那里,看了好久还是不明白。当时戎老师是给我们上《水工程施工》这门课程,算是一门选修课程,偶然听到戎老师说他在给大二的学弟学妹上《流体力学》这门课,其实我当时对戎老师了解不太深(严格来说我对所有的专业老师都不太熟,在后来的初试与复试备考期间,才与很多老师有了认识,而戎老师是第一个,更是帮我指导了初试的流体力学与复试的备考),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着去听听课试一试,就这样,我与戎老师有了认识的机会。
我去的第一节课是逃课去的 ,当时戎老师的《流体力学》课程与我的体育课是撞了的。我当时只是想着去试试看,结果,第一节课戎老师的讲课范儿就让我折服。我当时去的时候第一节课程是第一章《绪论》,戎老师分析了为何流体不能承受切应力,先从实际生活的角度让我们自己“想象”,然后又从理论角度给我们分析了一下,思路非常清晰。我自己想了几天不能明白的问题,在戎老师的课堂里,不到三十分钟,让我明白的透透彻彻。那一刻,我已经在心里改变了专业课备考的计划,我不再准备自学,而是来跟着戎老师“混”。
实践证明,我的这次选择是非常非常非常正确的一次选择。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都是逃课去蹭戎老师的《流体力学》课程,体育课甚至差点挂科,但是我仍然觉得十分值得。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每次上课必到,戎老师对于《流体力学》的理论掌握是如火纯青的,一本书的公式基本都是不用看书本,拿起粉笔就能推出来 。每次下课后,四块黑板都是写得满满的,在当今大学里,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师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每次下课的时候都会找戎老师问问题,戎老师没事的时候都会留下来认真给我解答,如果是他有事儿的时候,基本都是我们边走边聊到食堂,甚至是有一次下雨的时候,戎老师也是与我边走边聊,遇到我不太懂的地方,再停下脚步与我交谈。后来我才知道戎老师在搞学术方面在我们学院就对算是第一梯队的老师,他还是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的在读博士生。
在暑假的时候,当身边的朋友开始整天因为《流体力学》的基本公式推导搞得头大的时候,我已经可以在旁边边笑边扣脚完成N-S方程的推导全过程 。
不得不说,N-S方程的推导可能是我大学学过最牛逼的一个知识点了。
不得不说,在这学期里,戎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不只是知识方面。
这半年的时光里,除了去听戎老师的课和专业课,其余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Everyday。在这半年的时光里,我认识了很多研友或者其他朋友,有我们学校王牌专业爆破的同学A,他的目标是北京理工,在我接下来的备考时光里,我们经常见面,相互鼓励。还认识了我们学校的两个Ghana留学生——Hilton、Ernest,他们两个都是研究生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也是认识了他们之后才知道在世界地图上的非洲大陆有一个很小的版块叫Ghana。
Ghana国土面积与广西省差不多,人口不到安徽省一半。
在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逐渐发现生活在中国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原来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很多人民过得远远不如我们。他们觉得一个国家坐上火车一天都走不完是一件很震惊的事情。其中Hilton是在印度读的本科,他在Ghana当地应该也算是个“富二代”,从小就被家里送出来读书了。我们晚上吃过饭的时候经常在图书馆二楼的天台交流,他跟我讲他在欧洲和美国遇到的一些“歧视”,他说,他在中国是最“幸福”的,这里的人民是最友好的。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难道只有我们中国人有喝热水的习惯 ?他们留学生对我们喝热水并还要来点儿flowers和leaves表示非常不理解。
暑假
暑假留校,是我很早就决定的,因为我知道我在家学不进去。
上半学年的时候基本都是“孤军作战”,但是从暑假开始,我身边就有了很多朋友一起备考,确实,暑假的高强度学习,压力是很大的。
暑假刚开始的第一个星期,图书馆真的是爆满,每天早上还未开馆,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基本开馆五分钟就已经没了什么座位。要知道图书馆可是有8层的,全部的座位应该有6037个(暑假时有一层没有开),这也衬托出来当今考研的形式是多么激烈。
第一个周应该是顶峰,过去了这周,人数就开始逐渐下降,但是图书馆的位置去稍微晚一会儿就没了的现状还是未得到改善。本来打算我的一个朋友来我学校复习(他本校没有空调)也就放弃了。
暑假的时候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对我们的宿舍进行了集中管理,统一搬到了义苑住,对宿舍进行了重分配,我和我的班长还有二班的两个朋友分到了一起,说实话,二班的两个同学已经没怎么说过话,但是在暑假一直到考研时,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每天早上相互喊着起床,白天在图书馆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高等数学。晚上回到宿舍一起探讨汤老师最新语录。那些日子,好不快活。日常对话:
A:这道题怎么搞?
B:我艹,这个你都不会?这不是汤老师刚讲过吗?你这可以准备二战了啊?!
A:你去吃*吧,辣鸡。
就这样,暑假两个月,在每天高强度的学习和与研友的吹牛逼中度过。
在8月末尾的时候,有一部分的同学开始回家休息几天,我那时的计划就是一鼓作气,所以并未作回家的打算。但是说真的,那时已经很疲惫了,最后的一个星期里,效率有所下降。
暑假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开始用了Joyrun这个软件,开始跑步的时候,是因为暑假高强度的学习让我压力真的十分大,而跑步逐渐成为我发泄的一种方式,我逐渐喜欢上那种拼尽全力,然后筋疲力尽的感觉。有时候两天跑一次,有时候三天,有时候则一晚一次,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考试前最后一个星期,不知道在考研的一年里瘦掉了将近20斤和跑步关系大不大。
大四上
开学的第一个月,万万没想到我们要进行实习活动,虽然就在淮南,但是那段时间还是耽误了备考。当时我已经开始了数学真题的全真模拟(我每一套真题都是卡时间做的),专业课也开始了真题的练习。那段时间耽误了英语。这也是我后期英语复习掉链子的开始。
真正难受的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重大的市政2020年招生政策缩招了接近一半,这对我是个十分沉重的打击,要是我在备考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消息,我想我可能就不会选择重大了,但是接近十月份才知道这个消息,已经准备了那么久,我实在是不愿放弃。就这样,也算是硬着头皮,我还是选择了重大。现在回想起来,也许从那一刻开始,我已经注定要失败,选择≫努力,这就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教训。
进入备考末端,到十月份的时候,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开始放弃,但是这些基本从一开始就是注定做“陪跑”的,我身边的研友都还在,我们每晚在闭馆之后一起回宿舍,一起互劝“放弃”。那段日子,很苦,也很快乐。
十一月份的时候,我基本都在八楼了,因为经常要背政治,八楼天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那样的氛围里,你想不学习都很难。到这个时候,还在坚持的一定都能过国家线。
十二月里,很多人压力都很大,但是我其实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我真正感到压力的时候,是在复试的最后一个月。所以我的十二月,还是在踏踏实实地走,节奏并没有乱。真正让我头大的时候,是最后十天的《肖四》与《肖八》,我从小就害怕背书,那段时间我真的要疯掉了,每天背书都在五六小时靠上,而且我记忆力很差,忘得很快。
2019年12月19日开始到市区找宾馆,在考场附近住了下来,准备考试,没想到淮南竟然不让看考场,真是十分奇葩,不过这影响倒也不大,等到考试那天坐到教室里,那破破烂烂的桌椅,写个字吱吱吱响,这才是不能忍受的。淮南考场的环境是真的很不好。
考试的两天里,基本都是和朋友在一起,大家在一起聊聊天,压力倒也没有想象中的大。
2019年,我的任务是考研,我的活动地点是图书馆,294天,别无他处。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还真不容易。还好,都过去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2020年06月03日,AUST·至善书院,阳光明媚。